“千滚水”“隔夜水”有害?科学实验数据为你解惑 千滚水指煮沸了很长时间

[摘要] “千滚水”致癌?“隔夜水”有害?科学实验数据为你破除这些食品安全谣言。千滚水
7月11日,隔夜广东省市场监管局在其直属单位广东省食品检验所举办食品检验机构实验室开放日活动,害科邀请媒体记者、学实消费者代表、验数企业代表等60多人走进省食品检验所实验室,据为解惑用科学的千滚水实验数据科普食品安全知识,破除谣言。隔夜
在实验环节,害科省食品检验所以当前热度较高的学实食品安全谣言为切入点,围绕“千滚水”“隔夜水”中亚硝酸盐含量及其变化、验数米粉制品中“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的据为解惑检验方法和该菌产生的毒素“米酵菌酸”的毒性及预防措施、“真假酒快速检测”及酒类基本知识、千滚水食用油中黄曲霉B1项目快速检测、隔夜食用盐真假辨别、害科采购技巧及食用指引等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食品安全问题进行重点宣讲和实验。
千滚水指煮沸了很长时间,或电热水器中反复煮沸的水,而隔夜水则是指搁置了一夜的开水。传闻其可能引发中毒或致癌的主要依据,取决于水中亚硝酸盐的含量。根据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饮用水中亚硝酸盐限值为1毫克每升。有关研究表明,成人一次性摄入0.2—0.5克即可引起中毒,3克即可致死。此次实验结果显示,在0至10小时内反复煮沸的“千滚水”和80度保温放置1—5天反复煮沸的“隔夜水”中亚硝酸盐含量仅为0.1毫克每升,相比未经煮沸的自来水原样会有轻微升高,但并不会致癌,公众可放心饮用。
针对食用米粉、河粉等淀粉类食物可能引发的“米酵酸菌”中毒问题,食品检验所工作人员指出,米酵菌酸是发酵玉米面制品、变质鲜银耳及其他变质淀粉类制品是引起中毒的主要原因,常见的食品有糯米面汤圆、小米或高粱米面制品、马铃薯粉条等。值得关注的是,该类食物中毒多发于夏、秋两季,米酵菌酸可能会引起恶心、呕吐、腹泻、浑身无力等症状,严重的甚至会出现呕血、抽搐、休克等现象,病死率高达40%—100%。
省市场监管局提醒消费者注意以下三点:首先,自制谷类发酵食品时,不使用霉变的玉米等原料;谷类浸泡时要勤换水,保持卫生、无异味;磨浆后及时晾晒或烘干成粉;贮藏环境通风防潮,以防污染。其次,木耳或银耳食材,先将其表面清洗干净再泡发,泡发好后要及时食用;如需要凉拌,用开水焯熟;不要食用自采鲜银耳或鲜木耳,尤其是已变质的鲜银耳或木耳。此外,购买的河粉或淀粉制品等如不马上食用,及时存放冰箱保存。在保质期,一般24小时内食用。超过保质期或发现有可疑酸臭味的米粉,不要食用。
声明:本文所用图片、文字部分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相关文章
- 电商平台上“门票代抢”依旧火爆 编辑:汤晓雪 来源:北京日报2025-05-09
- 如图2所示,当牡蛎发酵培养基的接种量为4%时,氨基态氮的含量最高,但是蛋白质含量未达到最低。接种量在继续增加的同时,氨基态氮和蛋白质二者的含量走向都呈现降低趋势。这可能是因为在接种量过低时,纳豆芽孢杆2025-05-09
- 3 金属钝化剂添加试验过程3.1 试验准备本试验项目为不停电作业,按变电站管理要求办理工作许可手续、挂好安全围栏,并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和施工方案学习,退出变压器重瓦斯跳闸保护。3.2 系统连接2025-05-09
- 2020年,受疫情影响,中国狭鳕进口与出口总量双双下滑。海关数据显示,去年原料鱼进口总量约60.9万吨,下降11%;鱼片、块冻等加工品出口量约19.2万吨,下降28%。第四季度出口降幅最显着,出口总量2025-05-09
- 在当代互联网文化的万花筒中,一个长脖子、扁平喙的像素化大鹅形象,以摧枯拉朽之势席卷全球社交网络。Untitled Goose Game无名大鹅模拟器)中这只"恶名昭著"的家禽,通过玩家截取的无数爆笑名2025-05-09
- 2、单枞茶酒还原能力测定结果在还原能力测定实验中,Fe3+可被还原为Fe2+,从而引起溶液颜色变化,物质还原能力的强弱与测出的溶液吸光度的大小呈正比关系。单枞茶酒还原能力测定结果见图2。由图2可以看出2025-05-09
最新评论